免费转存/下载全站高清资源(历代国画、书法、古籍):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扫码关注墨韵书香微信公众号
|
夸克网盘 |
发送“KK”获取提取码 |
下载 |
百度网盘 |
发送“BD”获取提取码 |
下载 |
UC网盘 |
发送“UC”获取提取码 |
下载 |
董其昌在书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明代中后期的大书法家、画家,其作品以清秀、俊逸、刚劲、简约而著称,对后世书法和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董其昌的草书临作更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他遍临古帖,一生不辍,其草书临冠军帖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墨色丰富,淡而不薄、枯而不浮,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
董其昌出生于 1555 年,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他出身贫寒,却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华在仕途上较为顺畅。董其昌于万历十七年(1589 年)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湖广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卿、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官职。
董其昌曾为太子讲官,在皇长子朱常洛的经筵讲官任上,他交游广泛,与官场、文坛、禅门以及商人、收藏家均有来往,还利用机会搜访古人书法名画,提高了鉴赏力和修养,提出很多重要书画理论。然而,因神宗迟迟不立皇太子一事,董其昌大胆启沃皇长子,结果“坐失执政意”,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 年)被贬为湖广提学副使。但董其昌托辞不就,称病请假养病松江,四处游山玩水,访问友人,品评字画。之后,董其昌又被起复任命为湖广学政,后因得罪有权势之人,董家公署被砸毁,他向明神宗请辞未获允准。
朝廷又任命他为福建副使,他上任仅四十五天便辞职告归,接着对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等任命亦不赴,而是醉心于翰墨,在江南写字作画,鉴赏文物。
董其昌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同列为“晚明四家”,与米万钟并称“南董北米”。他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
《明史文苑》记载,董其昌“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董其昌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就备受推崇,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国内,还传播到了国外。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在当时已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珍宝。董其昌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在章法上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倍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董其昌的书法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其昌草书临冠军帖释文: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处耳。终年经此,当议何理耶?且方友诸分张,不知以去复得一会。不讲忘不忘,可恨汝还,当思更就理。所游迷,谁同故数往虎丘,不此甚萧索,看过还议,共集散耳。不见奴,粗悉书,云见左军,弥若临听故也。
这段释文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和思绪。从“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可以看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则流露出作者因病而无奈的心境;“且方友诸分张,不知以去复得一会”又体现出对友人分别的感慨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期盼。整段文字情感细腻,为董其昌的草书临作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董其昌草书临冠军帖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备受瞩目,其中墨色丰富,淡而不薄、枯而不浮的特点尤为突出。
在这幅作品中,墨色的运用极为精妙。淡墨处清新雅致,给人以空灵之感,虽淡却不显得单薄,反而透露出一种飘逸的气质。而枯墨的运用则恰到好处,不显得浮躁,反而增添了作品的古朴韵味。墨色的丰富变化使得作品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这种墨色的呈现效果不仅展现了董其昌高超的笔墨技巧,更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墨色的丰富变化也为观者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享受,使人们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