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轻松的看到古今传世佳作!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免费转存/下载全站高清资源(历代国画、书法、古籍):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墨韵书香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墨韵书香微信公众号

夸克网盘 发送“KK”获取提取码 下载
百度网盘 发送“BD”获取提取码 下载
UC网盘 发送“UC”获取提取码 下载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一、画作概述

《枫鹰稚鸡图轴》是南宋宫廷画家李迪的杰作,创作于庆元丙辰岁(1196 年)。此画为绢本设色,纵 189 厘米,横 209.5 厘米,是传世宋画中罕见的巨幅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众多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瞩目的瑰宝。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对角线构图而闻名。主体禽鸟雄鹰被置于左上角枯枝之巅,俯首下视,紧紧盯着右下角的锦雉。锦雉张口鸣叫,正向草丛中窜逃。这种斜线的呼应关系和锦雉奔向画外的动态,营造出强烈的紧张气氛,让观者的心弦为之紧绷。画家对苍鹰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着重描绘了眼、喙、爪三个关键部位。苍鹰目光圆瞪,钢喙如钩,爪尖扣进树皮,既突出了鹰的凶猛矫健秉性,又强调出捕捉猎物时的力之凝聚和意念之专注,真实传神。而雉的形象也同样逼真如生,仓惶奔逃的姿态,惊惧的目光,乍开的羽毛,尤其是蹬出后腿又收缩脚爪的动作,准确地刻画出急于逃命又难脱厄运的情状。由此可见作者体察生物及其捕捉瞬间之动态的敏锐洞察力和写生传神的高超表现力。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在笔墨敷彩技巧方面,此画也十分成熟。禽鸟工整精细,设色轻淡,承北宋崔白以来的院体花鸟传统画更增动感和生意。树干粗勾细染,斑纹点点,呈苍劲之质。枫叶、兰草、丛竹则细笔双勾,淡墨渲染,形体富有弹性,又疏密有致,画法遵循 “宣和体” 的写生法则。山石运斧劈皴,兼作笔实墨重的擦染,近李唐又存北宋之法。《枫鹰稚鸡图轴》堪称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为后人展现了南宋时期高超的绘画艺术水平。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二、艺术特色

(一)精湛的形象刻画

画面中雄鹰绘于画面最左上角的枯树枝上,身体向右上方,夸张而又劲挺。鹰首俯看右下角张皇逃窜的雉鸡,怒睁圆眼,上下喙紧闭,日露凶光,咄咄逼人之气尽显无疑。绘者着重刻画鹰的眼、嘴、和爪等关键部位,鹰爪几乎见不到墨线勾勒的痕迹,突出强调了鹰爪健劲的肌肉感,沥粉析甲法画鹰爪上的骨节,干透后罩染一层淡墨,深浅相互衬托,逼真且有立体感。鹰眼睛更是平铺大面积白粉,重墨勾眼的外轮廓线,色圈分明,外深内浅,栩栩如生。鹰身上的翎毛,以稍重的墨分染出羽毛的层次和结构后,罩染储墨,最后用极硬的重墨线条,复勾羽轴,使得鹰的羽毛看起来气势凌云,坚挺的羽毛和全身紧绷的鹰的神态相呼应。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雉的形象亦栩栩如生,它目光惊惧,毛羽乍开,用重墨点掇出头颈部的黑色的毛,双耳上的毛乍翘,眼睛满是惊恐。用尽全身的力气蹬出后退,前腿紧缩胸前,给予本能逃脱又自知无奈而流露出恐惧、可怜的神情被刻画的逼真生动,足以见画者深厚的绘画功力。整个画面充满紧张的气氛和雄沉的悲剧色彩。作者不仅通过体态,更是通过眼神表现出鹰与雉的神情。老鹰目光劲利,锦雉则目露惊恐和绝望之色。它们生死存亡的不同命运,通过各自不同的眼神,而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二)成熟的笔墨敷彩

作品的笔墨敷彩技巧亦十分成熟。禽鸟工整精细,设色轻淡。鹰和雉鸡的羽毛的画法都用到了勾填法中的 “勾染留边” 画 “羽毛”。勾填法又叫 “钩填法”,这是中国用颜色绘画的最早出现的技法。用重墨勾勒出羽毛的外轮廓线,中锋用笔直下,轻重得当,用笔有力有法,流利潇洒;然后用颜色,石色按照轮廓填涂,后用比较重的颜色分染。这样的染法,要求色彩艳丽,色调要夸张,多用于描绘孔雀、雉鸡等羽色多样的禽鸟。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画中兰草、丛竹,细笔双勾,淡墨渲染;山石运用斧劈皴,兼作笔实墨重的擦染。非常有立体感。这幅作品的勾线,鹰和雉鸡要体现其 “气韵气”,即,勾鹰的时候,用较硬的线条,勾勒出鹰的气势汹汹之态。勾雉鸡的时候,画出仓皇落跑的感觉。中国画的线因为是造型基础,所以要靠线条本身的粗细、干湿、浓淡、软硬等来表现描绘对象的质感、神态、气韵。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枫叶也是双勾填色,先以淡墨分染出枫叶的凹凸关系,再点染老绿色,有的枫叶甚至是赭石和老绿色接染的。有些残破枫叶的叶缘出,以重赭石点染。线条有点类似钉头鼠尾捕法,也似撅头丁描,先以细线条勾勒主叶脉,后以稍粗、更劲挺的线条勾枫叶的外轮廓,似断非断的线描,恰如其分的表达秋风瑟瑟中枫叶的动态。有些叶片的残破处,运用了赭石和重赭墨接染的技法,更显得颜色灵活多变。树干的画法,是用了类似松树画法的皴法,树干在这幅画作中所占面积是最大的,但是也是最虚的。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三)独特的构图方式

此画是在一斗方构图中进行。树石自右向左斜上发展,鹰据左上,雉在右下,采用对角线构图法,既加强了雄鹰进击的气势,又把观者的视觉收缩到雉鸡身上。作者除了对苍鹰与野雉作如此精到的刻画外,在布局上也作了精心构思,即粗大的枫树树干斜出,分割了画面的右上角,伸出枯枝取横势后又折下向左下方伸展,填补了左上方的空间。画面左下方大片空白,远处山坡空无一物,近处仅画杂草荆棘数茎,显出旷野的荒凉,同时也使观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主要物象,对这场即将发生的残酷猎杀心悸不已。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三、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金与南宋南北对立,频繁交战,形成对峙局面。李迪创作此画时,正值宋宁宗在位,期间对金人发动过两次战争,此画的创作可能与当时的政治局势有关。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然而,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止。宋宁宗在位期间,南宋与金的矛盾更加激化。1196 年,李迪创作《枫鹰稚鸡图轴》,此时的南宋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一方面,金朝的不断侵略给南宋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南宋内部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枫鹰稚鸡图轴》的创作或许有着深刻的寓意。画中的雄鹰可以被视为金朝的象征,它凶猛矫健,气势逼人,随时准备扑向下方的雉鸡。而雉鸡则可能代表着南宋,它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却又难以逃脱被追捕的命运。这种紧张的画面氛围,反映了当时南宋在金朝的强大压力下,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
此外,从画中的细节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例如,画中的枫叶、兰草、丛竹等元素,可能暗示着南宋的文化和传统。而山石的斧劈皴和树干的皴法,则体现了南宋绘画艺术在继承北宋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为我们理解这幅画的历史背景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四、艺术价值

(一)技法传承与创新

《枫鹰稚鸡图轴》在技法上既继承了北宋崔白、李唐等画家的传统,又有独特的创新之处。如树干的粗勾细染,斑纹点点,呈现出苍劲之质,继承了北宋山水画的皴法;禽鸟的工整精细,设色轻淡,又承继了北宋崔白以来的院体花鸟传统画,更增动感和生意。同时,画家在枫叶、兰草、丛竹的描绘上采用细笔双勾,淡墨渲染的技法,形体富有弹性,疏密有致,画法遵循 “宣和体” 的写生法则。而山石运斧劈皴,兼作笔实墨重的擦染,既近李唐又存北宋之法。这种融合与创新,为后世画家提供了丰富的技法借鉴和创作思路。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二)审美价值

从审美角度来看,此画以对角线构图营造出强烈的紧张气氛,雄鹰的凶猛与雉鸡的惊恐形成鲜明对比,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中的细节刻画入微,无论是雄鹰的眼神、喙爪,还是雉鸡的羽毛、动作,都展现出画家高超的写实能力和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同时,画中的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禽鸟的设色轻淡,与树干、山石的厚重形成对比,枫叶、兰草、丛竹的色彩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度。这种独特的审美价值,使《枫鹰稚鸡图轴》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三)历史文化价值

作为南宋时期的绘画作品,《枫鹰稚鸡图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它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画中的雄鹰与雉鸡的形象,可能寓意着南宋在金朝的压力下的弱势地位,同时也体现了画家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此外,画中的枫叶、兰草、丛竹等元素,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文化审美和传统价值观。通过对这幅画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为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综上所述,《枫鹰稚鸡图轴》以其精湛的技法、独特的审美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绘画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宋 李迪 枫鹰稚鸡图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李迪在南宋画院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历经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三朝,其作品涵盖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等多种题材,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他的绘画构思精妙,功力深湛,雄伟处动人心魄。在众多南宋画院中,李迪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脱颖而出。
 
 
阅读:387